虎嗅注:博客盛行的那些年,影視明星、媒體人、企業(yè)家都愿意在不同平臺上的幾方田地耕耘,少則數百字,多則上萬字,回憶起來徐靜蕾、李承鵬、韓寒、羅永浩等人都曾以博文屢屢成為話題。如今,博客的時代過去,那些曾郁郁蔥蔥的田地早被大多數人遺棄,荒草叢生,微博上幾句話配上幾張圖的表達方式,更得KOL的歡心。 但OV成功的締造者段永平似乎是個異類,至今他仍堅持在博客上碼字,雖然他的博客簡介寫著“““很不會寫東西“,雖然有時只是短短的幾句話,但只要你讀下去,就會發(fā)現(xiàn),那些樸實的文字正是其對于生意、生活的最真誠表達。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靜逸投資(ID:jingyifund)整理,原文標題《推薦閱讀:段永平的網易博客》內容全部來自段永平的網易博客。 段永平是成功的企業(yè)家,而且不同于那些喜歡把大大小小權力抓在手里的企業(yè)家,他還可以做甩手掌柜,這需要很高智慧。另外,他還是非常成功的價值投資者。領悟投資精髓的人往往不是機構出身的人,而是自己悟出來、用自己的錢練出來的,段永平也是這個路子。段永平還是很熱愛分享的人,他的網易博客值得關注和閱讀。 博客地址點這里。 (網易、新浪等似乎都已經放棄了傳統(tǒng)的博客業(yè)務,所以閱讀體驗不是很好) 一些比較精彩的論述,選擇其中一部分原汁原味摘錄如下。 談企業(yè)經營 我們的秘訣 2016-10-12 23:56 人們常說的那些:廣告,員工股份分享,經銷商入股,網點密布,線下渠道,等等等等---都是不對的! 我們的秘訣其實就是:本分+平常心。 更健康更長久 2016-11-10 11:39 更健康更長久我們已經提了很多年了。我們認為,要做到更健康更長久,除了應該知道我們該做什么外,更重要的是需要知道什么不該做。 我們是有個不短的stop doinglist的,今天舉個小例子: 芒格說如果知道自己會死在哪里就堅決不去那里。多數企業(yè)最后都是死在資金鏈斷裂上(實際上絕大多數情況下這只是表象而不是原因)。 我們公司是基本沒有貸款的,雖然很久以前銀行就給了我們不少額度。 投資也一樣,不用margin! 談價值投資 投資的信仰 2012-06-24 02:08:53 這里說的信仰不是形而上的東西。 我理解的投資歸納起來就是:買股票就是買公司,買公司就是買公司的未來現(xiàn)金流折現(xiàn),句號! 這就是我說的所謂的信仰的意思,或者說我是從骨子里相信,不會因為任何影響而動搖。 很多人一講到投資就會馬上冒出很多大家都似懂非懂的術語,大概原因就是因為沒有這個信仰。 其實投資就是價值投資的意思,不然投資投的是啥? 公司價值是什么? 就是公司未來現(xiàn)金流的折現(xiàn)啊。 未來是多久?就是直到永遠的意思。 永遠是多久?就是到公司結束為止。 公司結束是什么意思?就是包括賣掉在內的所有可能。 記得馬克思說過: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買股票花的是價格,買的是價值。 其實我對投資的理解就這些,其他都是這幾句話衍生出來的。 簡單不?對,簡單但絕不容易!不懂企業(yè)的人絕對沒辦法看懂未來現(xiàn)金流。所謂懂的人往往也只能看懂自己能力圈內的很少很少企業(yè)的未來現(xiàn)金流折現(xiàn),而且還一定是毛估估滴。 學會簡單其實就不簡單--微博里看到的一句話,和我的簡單但絕不容易的意思差不多。 未來現(xiàn)金流折現(xiàn)的公式?未來現(xiàn)金流折現(xiàn)只是一種思維方式,只有在自己能力圈范圍內的公司,投資人才能毛估估看明白。沒人真用公式的,至少剩者都是不用公式的。(說自己有公式還有參數的都是不懂甚至可能是騙人的,別理他們) 很難嗎?還好吧。我自己從事企業(yè)經營只有10多年,之后開始投資到現(xiàn)在也差不多10年。在這10年里在有興趣的企業(yè)里我大致看懂了不到10家企業(yè)(被排除的不算,投錯的不算)重手投了5家,差不多兩年一家,沒想象的那么難吧? 什么,你投的企業(yè)比我多多了?那你要小心了,一般而言,超出一定量以后,投的企業(yè)越多賺的越少。 怎么才能看懂企業(yè)或者叫看懂企業(yè)的未來現(xiàn)金流? 有句話叫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過我喜歡巴菲特說的那個辦法,從來沒看過別人的,也沒有興趣看。我覺得真看懂了老巴的東西的人大概是不會對別的人的投資辦法感興趣的,覺得我武斷的人請先看懂巴菲特的東西哈。 說自己一半巴菲特一半索羅斯的意思實際上是說自己既不懂巴菲特也不懂索羅斯。(這句話和老巴說的多少費雪多少格拉漢姆的意思不同) 投錢(我覺得這里不叫投資的好)的辦法有很多,一般而言,知道的越多,賺的越少。不然大學教這個的就應該賺的最多。 老巴童鞋說生意模式最重要。我自己大概對這句話想了好幾年了,還在繼續(xù)想,但確實越來越感覺到老巴這個說法有道理。和老巴吃頓飯沒白吃,這句話就已經值個100頓飯了吧(其實遠遠不止哈)? 什么是生意模式?我也說不清楚,也許大學里的教授能給個文點的定義吧。但是,我覺得我大致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果你還不明白什么叫生意模式的話,那就看看老巴的那幾篇在幾個大學的演講。 還沒懂?那看看喜詩糖果,看看可口可樂、看看比亞迪、看看蘋果、看看航空公司、看看那些做太陽能晶片的“光伏企業(yè)“...... 還沒懂?那重頭來,接著再看。10-20年之內看不懂都可以用這個辦法,就是“重頭來,接著再看“。 20年以后還是看不懂怎么辦?那20年以后再說了。 關于估值的一點想法 2010-04-25 12:33 在這里有很多問題是關于估值的,所以簡單談談自己的想法。 我個人覺得如果需要計算器按半天才能算出來那么一點利潤的投資還是不投的好。 我認為估值就是個毛估估的東西,如果要用到計算器才能算出來的便宜就不夠便宜了。 好像芒格也說過,從來沒見巴菲特按著計算器去估值一家企業(yè),我好像也沒真正用過計算器做估值。 我總是認為大致的估值主要用于判斷下行的空間,定性的分析才是真正利潤的來源,這也可能是價值投資里最難的東西。 安全邊際 2011-06-29 11:52 這段時間老在出差,沒什么時間上博客寫,但看到大家在討論安全邊際。 我其實不完全明白老巴安全邊際的意思。 我自己對安全邊際的理解實際上是自己對要投資的生意的了解度。 自己覺得風險越小的投入的比例就可以越大些。 比如,在覺得蘋果很有投資價值的同時,雖然覺得喬布斯如果離開對蘋果一段時間里(比如3-5年)影響很小,但沒有絕對把握,所以就把投資上限設在30%。如果喬布斯現(xiàn)在35歲且身體很健康,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我可以投80-90%進去。 總的來講,我感覺中的安全邊際指的不僅僅是價格。 什么時候賣股票 2010-03-27 04:11:40 這是很多人提的問題。 我其實也沒有答案。 但是我有個理解,就是無論什么時候賣都不要和買的成本聯(lián)系起來。 該賣的理由可能有很多,唯一不該用的理由就是“我已經賺錢了“。 不然的話,就很容易把好不容易找到的好公司在便宜的價錢就賣了(也會在虧錢時該賣的不賣。) 買的時候也一樣。買的理由可以有很多,但這只股票曾經到過什么價位最好不要作為你買的理由。 我的判斷標準就是價值。 這也是我能拿住網易8-9年的道理。 我最早買網易大概平均價在1塊左右(相當于現(xiàn)在0.25),大部分賣的價錢大約在30-35(現(xiàn)在價)左右。 在持有的這8年到9年當中,我可能每天都會被賣價所誘惑,我就是用這個道理抵抗住誘惑的(其實中間也買賣過一些,但是很小一部分。) 我賣的理由是需要換GE和Yahoo。所以為什么賣網易的問題已經回答過了。 我會一直保留一些網易的股票的。 談人生哲學 關于財務自由 2013-03-1015:22:57 ??吹饺藗兲岬截攧兆杂?,感覺上多數人認為財務自由主要取決于財富的擁有量,似乎到了一定量就可以自由了似的。 其實,個人觀點,財務是否自由未必和自己的擁有量有那么大的關系,尤其是對那些已經擁有不少財富的人們來說。 我自己的定義是:當不為錢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擁有了財務自由了。 然后就可以發(fā)現(xiàn),其實很多不那么有錢的人們可以很開心,因為他們在做他們愿意做的事情。同時也會發(fā)現(xiàn),有些很有錢的人其實不太開心,因為他們每天還要不得不去做許多自己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做事的哲學 做對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對 2010-03-14 巴菲特之所以是“巴菲特“,最重要的就是他能堅持做正確的事,也就是原則性錯誤的事不做。比如:他認為他不懂的事就堅決不做。我從巴菲特那里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也就是這個。 馬云講的是另外的一面,就是如何把事情做對的問題。無論是誰,在把事情做對的過程當中都是有可能犯錯的,好像也沒聽說哪個所謂成功人士沒犯過錯。把事情做對的過程往往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犯錯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不犯錯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做有時可能就是最大的錯。 呵呵,不知道這么解釋是否能明白? 有時想想中文真是很有意思。一會兒說“慈不帶兵“,一會兒說“愛兵如子“;一會說要“三思而后行“,一會又說要“當機立斷“。呵呵,好像并不矛盾啊。他們說的都是事物的不同面而已吧? 什么是對的事情 2010-03-16 02:28 這是個很容易困惑人的問題。 我的理解是對的事情一般來講是指原則性的東西,而且往往是用什么是不對的事情來表述的。 比如,騙人是不對的等等。 所以說,作對的事情在實際中往往就變成不對的事情不要做。 比如,不做自己不懂得東西等等。 所謂的“偉大的公司“里往往有一個“stopdoing list“指的大概就是這個了。 有興趣可以看看兩本書:《優(yōu)秀到卓越》和《基業(yè)長青》(《Good to Great》 and 《Built to Last》。 除了上面摘錄的部分,精彩的部分還有很多,比如還有關于個股分析和生活方式的內容。建議從頭到尾刷一遍。有些地方可以反復領悟。 此外,段永平在優(yōu)酷上的一些訪談視頻也非常精彩,尤其是當年和巴菲特吃飯后的訪談,以及在浙江大學的訪談。 很多時候,看企業(yè)家和優(yōu)秀投資者、投資大師的訪談,比讀書還更有趣一些。 站在巨人肩膀上,能讓我們進步飛快。當然,最有趣的莫過于自己去領悟,當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悟到的和大師們所見略同,甚至自己還能從不同角度多想一些,那是最好的。
«
每日話題:微信指數悄然上線 到底有哪些用處?
|
Airbnb與小豬洽談合作事宜 否認收購傳聞
»